河源市嘉應商會成立于2014年的河源市嘉應商會,作為梅州籍在河源創業企業家們的聚集地,一直以來是推動河源珠寶、汽車、建筑以及旅游服務等多個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商會成立4年多來,通過整合資源,優勢互補,規模以上企業數量迅速增長,對推動河源的經濟社會民生的發展與河梅兩個兄弟地市之間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紐帶作用。

扎根河源投身經濟建設,推動多行業規范化發展。1988年,河源正式撤縣建市,也正是這一年,不少梅州人便離開故土,來到河源投身河源建設的大潮中。時年24歲的賴運宏也是其中一個,但一次偶然的經歷讓他開始了屬于自己的創業之路。
1993年,賴運宏在妻子生日前夕,想為妻子買一件漂亮的首飾,但他找遍了河源所有商場首飾店,也沒有選到一件心儀的首飾。當時河源本地的金行規模較小、款式較舊、信譽不佳,很多河源居民想要買金銀首飾,都是得托朋友到廣州、深圳或者香港去購買,但這種基于信任的委托購買也存在著一些風險。于是,賴運宏經過認真考慮和市場調查,于1994年開起了匯源珠寶金行,開啟了自己的創業歷程。

此后,匯源珠寶一直秉承誠信經營,不斷發展壯大,在獲得廣大消費者認可的同時,也帶動了河源的珠寶行業也迅速洗牌,眾多知名的珠寶金飾店紛紛開業成立,一改以前“小、散、亂、差”的行業現象,行業發展也愈發規范。匯源珠寶金行也發展成了河源著名的企業——河源市匯源集團有限公司,此后河源市匯源集團有限公司又開起了河源第一家汽車4S店,又再次帶動了河源汽車行業的轉型升級。
賴運宏只是嘉應商會中眾多投身河源企業家其中一個,這些來自梅州的企業家們,從河源建市之初便來到河源,用自己激昂的青春和滿腔的熱血,與河源的發展深刻的融為了一體,同呼吸共命運,打造出了匯源、大頂礦業、客天下等多個知名品牌,帶動了河源珠寶、汽車、建筑和旅游服務等多個行業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底,商會160余家會員企業資產總值超過150億,年銷售收入約160億,年稅收總額近10億元,為河源提供了上萬個就業崗位,成為了河源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生力軍”。
發展不忘做公益
推動河梅交流
“我們的企業能有今天的發展,我們的商會能有今天的成績,都離不開河源的父老鄉親和政府的支持。”嘉應商會輪值執行會長、河源市永發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肖永文告訴記者,正是乘著河源建市發展的東風,嘉應商會中的很多企業才能成長起來,因此,嘉應商會一直以來將開展公益慈善義舉回饋社會視為商會的一項重要職能。

嘉應商會成立4年來,積極開展捐資助學、捐資修建養老院、慰問孤寡老人等諸多義舉回報河源社會和家鄉。不僅在我市開展各類慰問孤寡老人、抗戰老兵及河源籍越戰老兵活動,響應廣東扶貧濟困日捐款,為殘疾人捐贈輪椅等,還多次組織會員回梅州五華長布鎮、梅林鎮,大埔縣西河鎮、興寧市葉塘鎮等地開展公益活動。


據初步估算,嘉應商會會員企業,累計投入公益資金已達2000余萬元。僅今年秋季開學,就投入了十余萬元資助了我市的27名貧困大學生。


此外,嘉應商會還成立了“愛國擁軍服務隊”、“異地務工人員服務中心”、“嘉應商會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等等,并積極參與交通勸導等公益活動,全力支持我市的創文工作。這不僅體現了梅州籍企業家熱心公益的的精神風貌和勇于擔當的社會責任感,也為增進河源梅州兩個兄弟地市之間的感情,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打造一流商會
助力新時代河源發展
2015年嘉應商會某會員企業因當地的高壓線路改道問題影響廠房,施工單位強行施工造成工廠員工摔傷,企業權益受到侵害的事件。商會得知情況后,組織人員深入了解,研究維權應對辦法和措施,并主動向源城區有關部門及其上級反映情況。經過多方努力,事件很快得到了解決,同時這也體現了嘉應商會集全體會員的智慧和力量,為商會及會員長遠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如今的嘉應商會早已步入正軌,除了成立會員互助發展基金,搭建商會實業發展平臺之外,還積極為會員企業解決經營問題,定期組織開展培訓,助力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我們的每一個會員企業,我們都會著力引導他們培育企業文化和核心價值,以行業最高標準打造客商標桿,為河源發展獻策獻力。”肖永文告訴記者,接下來,嘉應商會將繼續秉承客商的務實風格和勤勞精神,努力打造一流商會,通過制度的完善、服務的優化和擴大多地商會間交流互訪,吸引更多的梅州鄉賢和企業家們加入建設河源的大家庭。此外還將繼續推進江東新區嘉應大廈項目的落地及實施,在為江東新區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時,為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做出貢獻。
文章轉載于河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