坭陂鎮黃垌村黃垌圍大屋歷來重視文化建設,過去幾年來,按照“有姓氏文化、有村史村情、有鄉風民俗、有鄉賢榜、有核心價值觀、有鄉村美景‘六有’”標準要求建設“文化祠堂”。去年10月16日,梅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發文授予該屋為“文化祠堂”稱號。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2019年4月4日中午,黃垌圍大屋舉行了一個簡樸的“文化祠堂”揭幕儀式,有兩百多人參加。參加揭幕儀式的主要嘉賓有:資深政協委員、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總監、香港新寶德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宇新博士,劉煥彬院士的代表、暨南大學后勤集團原副處長劉煥新;中共興寧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溫振秋,興寧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劉凌;河源市婦聯兼職副主席、河源市女企業家協會會長、河源匯源集團副董事長劉越香,匯源集團董事長、河源市嘉應商會會長賴運宏;廣東省漢文化促進會執行會長、興寧市漢文化促進會會長劉啟先;坭陂鎮黨委委員劉俊鋒等。劉煥彬院士發來賀詞。


黃垌圍大屋,始建于明末清初,座東北向西南,經歷代擴建,該屋目前為三堂四橫二圍,總占地面積20722平方米,建筑面積16500平方米,保存較完好。建屋400多年來,村風民風淳樸、族風家風良好,故,人才輩出,涌現出:
全國人大第3屆代表、原全國農業系統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少年兒童先進工作者黃義子先賢,全國政協第8-11屆委員、連任三屆廣東省政協常委、連任兩屆梅州市政協副主席及名譽主席、“南粵慈善星”、“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積極貢獻大獎”得主劉宇新博士,著名造紙專家、俄羅斯工程院及圣彼得堡工程院外籍院士、博士生導師、連任兩屆華南理工大學校長、張慶華教育基金、范劍冰獎教基金、黃義子獎教基金等基金會的發起人、首屆“葉劍英獎”得主劉煥彬教授,原深圳市水務局巡視員、全國水利系統勞動模范、黃垌村扶貧助學協會發起人劉偉常;企業界有:全國巾幗建功標兵、中國婦女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廣東省三八紅旗手劉越香,深圳新圍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紹華,澳洲商人、黃垌村尊老助殘助貧基金會發起人及主要捐資人劉權清,凱兒得樂(深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妙鋒等;科技界新秀有: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干細胞科學與組織工程方向博士后劉居理;文化界有:方正字庫簽約書法家劉龍斌,詩人、書法家劉晉根;以及一批教授、公務員、工程師、高級教師、廠長、總經理、博士后、博士等行業精英。

坭陂鎮黨委劉俊鋒委員在揭幕儀式上致辭,希望該“文化祠堂”,能夠依托祠堂文化優勢,打好“文化牌”“感情牌”“鄉賢牌”“宣傳牌”,聯結宗族血脈,培育良好家風,成為該村的文化宣傳陣地,化身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場所,引領提升農民精神風貌,推動坭陂鎮鄉風文明煥發新氣象,為深入推進坭陂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建設工作創造條件,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力量。
該屋鄉賢、群眾紛紛表示,在梅州市級“文化祠堂”這一稱號的鼓舞下,繼續堅定文化自信,貫徹中央的鄉村振興戰略,傳承祖訓、族訓、家訓,發揚良好的村風、族風、民風,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村支部的領導下以及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團結全村人民群眾,齊心協力力爭把黃垌圍大屋創建成省級“文化祠堂”而共同奮斗!
來源:興寧人民政府網
文章轉載于網絡,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第一時間與我們聯系刪除處理。